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週二, 30 十一月 2021 17:22

偽命題— 廣州四大小武

有人問何孟良老師: 廣州的四大小武是什麼回事何老師回答:廣州根本沒有四大小武這回事!最近看了一本陳錦棠的傳記書,裏面提到廣州的四大小武,點明是靚少佳、梁蔭棠、盧啟光、陳少棠。我是頭一次在文字上看這個命題的出現。

近年有個奇怪現象:正確的立論不會引起共鳴,而奇談怪論就會很快得到認可。比如有關薛、馬、桂、廖、白的爭論,女姐(紅線女)顯得多麼無助,無奈,以至慘敗下來。而這個廣州四大小武命題,根本沒有事實依據,也沒有考證,只是近五、七年內有人講過,這麼快就見諸文字。此後人們引用便成依據。一句謊言便如此這般地成了真理。我是知情人,我應在這時出來把事情說清楚,以免這謬種流傳。

我是百分百支持何孟良老師的觀點:廣州根本沒有四大小武這件事。申述如下:我在廣州長期工作,所有戲班佬都識七七、八八。近年因參加一些傳統整理工作,更廣泛認識各地賢達。不論官方或學者,都沒聽過所謂的「四大小武」。這四大小武生前,何孟良,我和他們都曾頻密交往,也未聽過他們有四大小武的談論。所以四大小武完全是個偽命題。事實上也不可能有,因為粵劇已經沒有小武,只有文武生。香港有武狀元,廣州有武探花。小武隨著紅船一齊消失了。這是粵劇的歷史。

還有,這四大小武有個最大破綻—他竟然沒有羅品超(鑑叔)。他是靚少佳(佳叔)同時期的人。1955年鑑叔做了一齣粵劇傳統戲「山東響馬」,受到叔父們一致讚好。薛覺先(我稱他五伯)也寫文章稱讚。這是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出現的疏忽。

因行當的消失,行當劇目和表演藝術也面臨消失,叔父們便提議要組織一批有識之士培養各個行當。首先由廣東粵劇院按行當組成「青年演員訓練班」。這個班選了三個小武:小少佳、王四郎、楊劍華。稍後,佳叔領導的廣州粵劇團也成立了一個廣州青年劇團。這個團有四個小武: 何孟良、謝漢昌、何國耀、何家耀。湛江地區也有陽江小武,培養出來的三個小武:容劍平、陳大偉、楊海城。還有其它我說不上來了。

這個小武稱謂不是自認的,當你報考小武,首先由老師考試取錄,再由叔父討論認可。再由單位領導審查品德,再報上級批准。在學習期間,只學做小武不准做其他行當的戲。在我們劇團裏還有一個很苛刻的條件:為抵制名利思想,不在報刊雜誌宣傳。不參加工資評級。那時的青年為了心中的藝術理想,硬吞下這顆苦果。得意的,還是文武生。到了近年,不知怎的, 興起了傳統,連「寶蓮燈」都成了「排場戲」,又連小武、青衣等行當都吃香起來。所以就出現四大小武。

在行內久了我也悟出一個道理,要恢復行當不用辦班培養,只需官方辦個「行當大獎賽」,設個「花臉王」之類的稱號外帶獎金,那麼十大行當「王」的桂冠便有人戴在頭上並拿走獎金,這不就結了嗎!

撰文:何家耀

1985 山東响馬

:鑑叔1985年演出《山東响馬》飾演單于雲,被評為小武行當之傑出劇目,廣州四大小武名單卻沒有他的份。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2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