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週四, 30 四月 2015 16:18

黃寶萱演的懶崔氏

爛柯山位於浙江衢州,相傳晉時樵夫王質入山伐木,看到兩位仙人對弈,觀罷一局,斧頭柄(即「柯」)已爛,下山後,人事全非,原來山中一局,人世已經數十年,該地故以爛柯為名。這個故事喻指人生匆匆,如夢如幻......
撰文:羅劍創
 
爛柯山位於浙江衢州,相傳晉時樵夫王質入山伐木,看到兩位仙人對弈,觀罷一局,斧頭柄(即「柯」)已爛,下山後,人事全非,原來山中一局,人世已經數十年,該地故以爛柯為名。這個故事喻指人生匆匆,如夢如幻,恰恰朱買臣的故事也牽涉到夢,前段圍繞他的進仕夢,後段則是朱妻崔氏的富貴夢──說穿了,兩者都源於古代士人的白日夢,渴望一朝高中,教那些曾譏笑自己的人悔不當初。所以說這個故事的主角是崔氏,最早以朱買臣故事入劇的劇作家(或許正是一名屢試不第的士人)即藉鞭撻這個改嫁婦人,宣洩心中的鬱悶。
 
崑劇基本沿用明末同名傳奇劇本,著意諷刺崔氏見識淺陋,棄儒就食,終得不償失;對於朱買臣不能養妻之罪,輕輕隱過,後更用高中沖淡。在上崑的版本裡,馬前潑水時加增朱買臣贈金一節,突顯他有情有義,與別嫁的崔氏形成對比。粵劇版有梁谷音藝術指導、耿天元導演,崑劇影子很濃,外加一些場次、情節,致崔氏形象更完整,對其諷刺也更具體。
 
崑劇《爛柯山》只有〈逼休〉、〈悔嫁〉、〈癡夢〉、〈潑水〉四節,黎耀威新編的粵劇《覆水難收》則有〈風雪漁樵〉〈逼休〉、〈悔嫁〉、〈大紅館〉〈癡夢〉、〈覆水難收〉。加〈風雪漁樵〉和〈大紅館〉可謂高明,該場為引子,全劇三個主要人物都在此登場,讓觀眾清楚各人性格。崔氏雖沒有出現,觀眾卻已由眾人交談,知得她「怕凍留在家盧」,成功為她營造了一個生性懶惰、好逸惡勞的先入為主印象。為她下一場〈逼休〉製造懸想。
 
原劇無十分強調崔氏的懶惰性格,只籠統地說她不甘食貧。粵劇版則一再重提,如第三場〈悔嫁〉,張西喬一輪搶白,指罵她坐吃山空;第六場〈覆水難收〉,朱買臣責備她只會怨天尤人,更舉出徐大姑、大紅姐等自力更生的女性為例,責罵她不事生產──由此可見,改編者新增徐大姑、大紅姐這兩個角色,亦純為襯托崔氏惰性。則全劇中心為崔氏──黃寶萱於呈現如此一個崔氏也極花心思。戲曲演員素有「帶戲上場」傳統,黃寶萱每次上場都經設計,銳意展示其個性,譬如〈癡夢〉,崔氏已無以為生,黃寶萱出場時尚微微伸了個懶腰,倦態畢見,懶散個性可見一斑,與梁谷音低首拾步,如泣如嘆的怨婦形象截然不同。
 
《爛柯山》本來就著意鞭撻崔氏,粵劇版加添了上述細節,貶抑之意更甚,甚至替朱買臣分擔了無力養家的罪責,令觀眾有「朱是崔非」之感。如〈覆水難收〉一場,改編者沿用了朱買臣贈金一節,朱買臣更明言「日後若有困難,再來找我」,仁至義盡之餘,亦可解讀為:非棄糟糠,而是如崔氏這樣的人實不能為妻。將崔氏的悲劇收場徹底歸疚於其性格。
 
若單論崔氏這個人物的塑造,粵劇版較崑劇更勝一籌。然而,黃寶萱在場刊裡說:「在她(崔氏)選擇之前,又有誰知道誰對誰錯?」似乎有以該劇為崔氏平反之意。可縱觀效果,非不能平反,反為增加觀眾對她的鄙視。若真有平反之心,或許要再多構思一下。
 
 
 粵劇《覆水難收》,黃寶萱飾崔氏,黎耀威飾朱買臣。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2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