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週五, 24 二月 2017 14:48

越劇前輩范瑞娟仙逝

越劇「范派」始創人范瑞娟,二月十七日病逝上海,享年九十三歲。范瑞娟為著名越劇女小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表演質樸無華,具陽剛之美。第一部國產彩色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成功飾演梁山伯,合作首創越劇弦下調,為越劇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並形成獨樹一幟的范派表演藝術。家屬遵其生前遺願,不設靈堂,不接受花圈花籃,不舉行追悼儀式。上海越劇院將擇日舉行范瑞娟老師追思及紀念演出。

 

 

范老師嫡傳弟子史濟華老師特撰文及題詩,記述隨師學藝點滴回憶,以表思念,以謝師恩。

 憶恩師范瑞娟   

撰文:史濟華

忽驚晴空起霹靂,兩行熱淚肝膽裂。到今夕,今夕恩師駕鶴去,人去樓空空寂寂,到今夕,今夕唯有空陳跡,舊日恩情,情切切!

兒時,我受父親影響一直喜愛京劇。直到一天觀看了越劇彩色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一下被那絢爛的藝術所吸引。多彩的服飾、奪目的佈景,醉人心脾的劇情,更重要的是劇中演員那悅耳動聽的唱腔和情真意切的表演,深深地打動了我。當時就對范老師塑造的梁山伯尤為青睞,雖為女小生扮演,卻樸實無華極具生角陽剛之美,至今刻印在我的腦海之中。     

一九五四年,我如願考進了上海市戲曲藝術學校越劇班。後因倒倉(變聲),小生老師說我不能唱,老生老師呂雲甫、老旦老師項彩蓮便把我調了過去。記得當時呂老師教授我的是《打金枝》,待演出彩排了,服裝才由越劇院借來。但當我拿過衣服一看,駙馬爺蟒袍的領口內寫了「范瑞娟」三字,頓時閃爍了我雙眼。心想:啊呀!且住!這是演梁山伯的范瑞娟老師穿過的戲服。那時的我雖有些誠惶誠恐,但又即刻欣喜若狂地將它穿上,似乎得到了師傅親授衣缽一般。也真或許在那時便感受到老師「衣缽」裡的那一抹餘溫……從此,我便開始勤奮刻苦,立志向學,盼將來能像老師那樣技藝超群,輝煌卓越!

第一次以范派演繹的人物

時光一點一滴流逝,然至今,老師當年在舞台上的風貌,常能像電影畫面一樣流淌在我的記憶之中。那時項彩蓮老師教我《別窰》、《杜十娘》、《二度梅》,正值當時袁雪芬、范瑞娟二位老師在群眾劇場彩排《梅花魂》,可以至現場觀摩學習。我高興至極,心想有此學習機會一定要好好學他一番。現在回想起來,那時我們真幸運,越劇院老師所有彩排的戲,我們都能有幸看到。我是如饑似渴,像海綿吸水一般立在一旁認真看,努力記,拼命學。如遇問題老師也會一一幫忙解答。

其實文革之前,我是學徐派的,徐玉蘭老師親授了我《十一郎》、《紅樓夢》、《北地王-哭祖廟》等經典劇碼。然文革後到了一九七三年,接到周總理指示,我們從農村幹校回到上海。歷經十年「文革」浩劫,這近十年一直在幹農活,沒練功練唱,而我又生了一場病,身體發了福,聲音也變粗了很多。至今記得就在《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中我飾演了周總理過去的一名警衛員,現任石油部門的幹部,這是我第一次以范派演繹的人物。當時受到內外行的肯定,同時也獲得了徐玉蘭老師的肯定,她說「不論你唱什麼派,都要認真傳承發展,希望將來能聽到你的史派。」這樣結合現在的身體狀況,我正式決定改唱了范派。        

老師一席話茅塞頓開

每次我登門求教,范老師總會將她很多藝術的「訣竅」傳授於我。老師說:「我小時為了把嗓音放寬放大,師傅叫我買個老酒甏(酒罈),每天清早對著酒罈口喊嗓。這樣多年堅持不懈,嗓子也會打開,聲音自然就變得寬厚了,陽剛了。但只放不收,是我的弱點。你是男的再放大不好聽,你過去唱徐派,能真假聲並用,要吸收徐派裡收放的唱法,結合自身條件發揮自己的長處,形成自己的風格。」老師一席話,令我茅塞頓開,用開了大竅形容是一點也不誇張。是呀!學流派一定不能死學,要取長補短,善於吸收並結合自身的條件化用當中。

當然同時我也真切感受到了范老師毫無門戶之見的開闊胸襟,她希望我能廣泛學習,博採眾長。以後幾十年中,這些老師的「金玉良言」如明燈般指引著我的藝術道路,直至今日已是古稀將過,近步入耄耋之年的我也一直銘記著老師的教誨,並希望把這些教誨也傳承給我的每一位學生。

後來每排一個戲,都跑去老師家,哪怕當時她臥病在床,也都叫我坐在床邊凳上為我指導。我把對人物的分析,唱腔組織一一匯報。老師總是耐心、熱情地幫助我完善,直率地提出修改意見及建議。

仔細認真的勁兒令人敬佩

范老師教學生總是嚴謹認真的。老師常對我講,演小生要有陽剛之氣,從表演身段到唱腔、服飾、化妝處處都要注意。臉上唇上不要太紅,不沾假睫毛,不戴水鑽箍,看看現在舞台上的好多小生,什麼都用上了。表演矯揉造作,真是不分男女三長載!老師說的很對,小生就該有小生的樣子,不管是男小生還是女小生,陽剛之氣切不可丟,我想這也是范派小生藝術的魅力所在。這一點現在想起來也體悟很深。我香港的粵劇圈內學生對我講,「怎麼大陸過來演出的越劇小生越來越娘!?」這是值得我們反思的。

說道嚴謹認真,范老師還有個習慣,演一齣戲化妝粉撲一定要撲到上場前才放下。仔細認真的勁兒,令人敬佩。排一齣新戲時,分析了劇本後,她對於自己的唱腔要反覆琢磨,設計動作也是反覆地去修改完善。如果在一旁便會問我這行嗎?那樣怎麼樣?這樣會不會好些?我說夠好了,但她還要練,不斷地完善。

演賀老六獲獎,她比誰都高興

上海越劇院決定復排《祥林嫂》,大會宣佈我來飾演賀老六。范老師即刻便找我談話給我指導。她全面仔細地把賀老六的人物為我分析梳理了一遍,把自己對人物的理解,表演中的心得體會一點點都傳授給我。她特別強調賀老六老實不是呆,憨厚不是傻。他是山間獵戶的身份,這是他的特點,所以自然有彪悍粗獷的一面。《洞房》一折戲中他怕祥林嫂深夜出走,易被野獸傷害,為了阻止她便快步奔出,像抓狼一樣,敏捷且有力把祥林嫂一下抱進來。《洞房》裡的大段唱有幾十句,既要一氣呵成,但又要層次分明,注意區分段落,賦予節奏和情感上的微妙變化。同時,賀老六不要去責怪祥林嫂,唱詞中飽含的更多是自歎,自怨,自慨。從表演行動上來說,動作要充滿生活氣息,自然流暢,簡樸大方。當敘述冰天雪地,獵戶艱苦作業時,要善於吸收武生的大動作,形象表現賀老六彪悍的一面。賀老六當時三十三歲,深夜,有生以來第一次與陌生女子相處一室,千萬不要直接去看祥林嫂,而是用耳,眼部的餘光去看。待到最後合唱才與祥林嫂四目相對,再含羞垂目,低頭抱壺。

賀老六臨終一場,突聞山裡惡狼拖小孩了。賀老六預感不祥,苦苦掙扎呐喊,讓鄉親們快快救阿毛。經過范老師的細緻教導,又在吳琛導演和袁雪芬老師的指導下,我像老師教誨的那樣,運用戲曲程式技巧和生活化表演相結合,強烈揭示了人物當時的內心感情,最後單腿僵屍倒地。范老師一旁看後大聲叫:「好好!」她不斷地幫助和指導我,對我賀老六的塑造提出了很多寶貴的修改意見,老師的指導可謂畫龍點睛!我深深體會到前輩引領指導的重要性,要想繼承好老師的藝術,必須認真學習虛心請教,打下扎實的基本功,這樣才有創新發展的基礎。同時,也要像老師說的那樣全面學習,不斷地吸收發展,這樣藝術才能不斷前進。 何為傳承、創新?其實這就是傳承!創新!我想這也是留給當下青年演員一些很好的啟示。

范老師總是嚴謹認真地教導我們,同時也不乏鼓勵。孔子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范老師就是這樣的。范老師總說:你能分析塑造人物,自己作曲,設計身段,文武兼備,這些很好,要繼續發揚,全面發展將戲路擴展得更寬,學藝不可鬆懈,要一如既往!藝術上我比較喜歡創造和「折騰」,常常會去嘗試一些不同的,甚至有些奇怪的角色,而范老師也時常鼓勵我去多挑戰,拓寬戲路。她讚揚我用范派去演繹金兀术,馬伏里奧,創造了范派花臉腔和小丑腔。還常說:「我要向你學習,學你創作的范派低腔。」知道我獲獎,她比誰都高興。記得我曾用范派創作的《唱支山歌給黨聽》,她仔細地一句句過堂。之後這段唱得了全國越劇開篇一等獎,她高興呀!並破例把這段唱也歸到她出版的范派唱腔集中。老師就是這樣一直鼓勵、支持和幫助著我。

藝術就是要懂得吸收和創造

一九八八年,老師帶我們赴杭州舉辦范派演唱會。當時我要演的是老師九歲時在農村放牛唱山歌的那段戲。當時我已四十八歲,怎麼辦?我剃了個桃子頭,穿了套小孩的衣服,設計了一系列放牛動作。老師看了高興地摸著我頭說:「把我小時候放牛的情景展現出來了,還吸收了迪斯科慢動作,這些現代舞蹈元素和戲曲技巧結合得很好哇,藝術就是要這樣懂得吸收和創造。不過為我的演唱會,為藝術犧牲了頭髮,剃了這樣的頭,真不好意思!不過,蠻可愛的,哈哈!」這些事兒至今記憶猶新。

老師常常教導「活到老學到老」,這是老師常說得一句話。一九九三年我在臺灣演出《梁祝》。回滬後,老師對我說:你的梁山伯很轟動,一句唱,一個動作,一個表情都有掌聲。臺北中國時報整版登載了你的照片,文章。我說:他們評論我是正宗范派小生。這是老師的光環罩著我,我借光!老師說:不!你有自己的特點,男性對梁山伯的人物理解比我深刻,體驗正確。你的基本功扎實,有京崑的底子。聽說你的《回十八》很好,教教我。我說:「老師儂折煞學生了。」她要我來遍看看,我走了一遍。老師說:「嗯!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豐富了,扇子功也不錯。」要我再來一遍,又來一遍,三遍。老師突然說:太難了,不學了,老了學不會了。師生二人笑得前俯後仰,我也上氣不接下氣,那時我也五十多歲了。

老師總用言行引導和感動著我

戲曲是言傳身教的,生活中的范老師也總用他的言行引導和感動著我。我每次去看望老師,尤其遇到老師住院,總會捎帶些兒東西,這是人之常情,小輩敬老,更是理所當然。她總講把東西帶回去,不可買東西來。幾乎每次我都快速關門,落荒而逃。她便高聲叫道:「下次不可,不然,不要你來!」後來我定居香港,每次回滬也去看她。老師又講了:「儂是香港老闆發財了。燕窩蟲草介貴的東西送我,我勿吃的。」我說:老師儂年紀大了,身體勿好,應該補補。她說:儂自己也冒七十了自己吃。我說我也吃的。又乘虛溜之大吉。她又大叫:回來拿回去……

和范老師的故事回憶起來真是太多太多,這點點滴滴教誨、關懷、鼓勵和感動也都深深留存在我的腦海裡。

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德藝雙馨,說的就是范瑞娟老師這樣的。

感念師恩,范韻長存!願此刻范老師在天堂笑游,願范派藝術長青!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圖:  范瑞娟老師和她的學生,她主演的《李娃傳》、越劇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越劇梁祝、《沈園絕唱》

《悼恩師》  ――史濟華
恩師仙逝駕鶴遙,學生悲絕泣嚎啕。從此天地各一方,願師天堂雲遊笑。
彪炳千古范派耀,越劇發祥立功勞,敦厚純樸梁山伯,銀幕形象世間曉。
老六迎親賀家坳,呆大新郎良心好,雀飛東南焦仲卿,元和乞唱蓮花調。
世忠英烈家國報,郭曖打嬌宮幃鬧,巧審誥命唐知縣,沉香救母山崩搖。
許仙白蛇遇斷橋,良玉梅花魂魄銷,天國風雲李秀成,西廂張生東牆跳。
農奴扎西淚滔滔,十年樹木小孫驕,紅花曲中杜桂英,忠魂楊母品節高。
古今人物知多少,獨樹形象立率標。德藝雙馨勵門生,桃李滿園花枝俏。
沈園終憾成絕唱,山伯化蝶入九霄。忠孝兩全示後人,范韻長存分外嬌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2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