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戲曲講場

週一, 24 四月 2017 22:15

索罟灣睇神功戲

如果說粵劇是香港文化的瑰寶,那麼神功戲就是瑰寶中的瑰寶。一個半世紀以來粵劇從「本地班」年代到「紅船」年代到「省港班」年代,又從落鄉戲擴展到戲院戲,經歷無數風風雨雨。但是神功戲既娛人亦娛神,祈福求安更是漁民們的基本願望,因此深入民心。隨搭隨拆的戲棚經濟實惠,鄉下也較少其他娛樂的競爭,因此神功戲能屹立不倒,在困難期間粵劇藝人也能依靠落鄉神功戲才得到喘息的機會。
週五, 17 三月 2017 18:55

《男燒衣》的疑惑

男燒衣是一首古南音曲,誰是作者已頗難稽考。曲中所述是否真有其事,並不重要,卻很是討喜,流傳很廣。許多上一代的男士在聆賞時,常津津有味地發出會心的微笑。因此除了瞽師,不少伶人和唱家都會選唱,甚至錄音,出版唱片。
漢武帝素以雄才大略著於史冊,東方朔以才博、滑稽、善辯聞名,一剛一柔、一勇一智,處同朝同代,一君一臣,極具戲劇味道。故是屆香港藝術節,粵劇就取二人為素材,編成《漢武東方》。
週五, 24 二月 2017 14:48

越劇前輩范瑞娟仙逝

越劇「范派」始創人范瑞娟,二月十七日病逝上海,享年九十三歲。范瑞娟為著名越劇女小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表演質樸無華,具陽剛之美。第一部國產彩色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成功飾演梁山伯,合作首創越劇弦下調,為越劇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並形成獨樹一幟的范派表演藝術。家屬遵其生前遺願,不設靈堂,不接受花圈花籃,不舉行追悼儀式。上海越劇院將擇日舉行范瑞娟老師追思及紀念演出。  
週四, 23 二月 2017 13:44

關於「酒樓戲鳳」的整理

最近搞了一個傳統戲《酒樓戲鳳》,這是一個中國戲曲的傳統劇目,差不多所有古老大劇種都有這個戲,粵劇也有這個戲,也是常演劇目。我父母也喜演這個戲,他們經常談起,聽得多,我便有了印象。
週三, 15 二月 2017 18:05

越劇改革的先驅—— 姚水娟

越劇界有「三花不如一娟,一娟不如一丹」之說,從中深深感覺到姚水娟老師是一位刻苦廣學,融會貫通,勇於實踐,開拓創新,與時俱進,不滿足於現狀的越劇改革創新的先行者。
週一, 05 九月 2016 15:51

傳統戲這條路是難行的

黃滔師傅二零零一年把「八大曲」的資料公開,從梁以忠先生一句話「八大曲是班本」受到啟發形成一個觀點:八大曲應該像粵劇傳統戲那樣被重新活化。
週二, 30 八月 2016 22:35

《捨子記》還是好看!

《寶蓮燈》是戲曲傳統劇目,講述華山聖母與凡人劉彥昌私戀,誕下一子沉香,卻因觸犯天條受壓於華山。其中《二堂放子》一齣最為人樂道,劉彥昌與繼室王桂英捨二人親子秋兒,存沉香以劈山救母的高義,頗令觀眾動容。然而,傳統故事主軸為沉香救母,故對劉氏夫婦捨子之悲著墨甚少,「穆如室」則執此懸念,延伸作粵劇《捨子記》,著力刻劃王桂英為母悲痛。
週一, 08 八月 2016 14:45

從聲哥演出的劇目看女性角色

聲哥所演一些劇目中女性的角色,她們大多是委曲求全,暗裏吞聲,為報愛郎恩情而委屈自己,其中也有為國捨生者,但也有極少數能夠獨立自主,找尋到自己的一片天地。前者以《胡不歸》的趙顰娘、《一曲琵琶動漢王》的王墻,以及《敲牙記》張巡的愛妾為例,後者則以《多情君瑞俏紅娘》的崔鶯鶯為佼佼者。
週二, 12 七月 2016 13:47

關於「北梅南薛」之論說

本刊作者那戈先生曾於2013年發表一篇名為「何來北梅南薛之說!」的專欄文章,刊於第157期。學者對此文章論點持不同看法,其後有人為文或反斥其非、或抒發一己之見;今有三位作者藉發表文章,與那戈先生辯證,此文壇常事,料讀者願聞其詳。真理愈辯愈明,希望專家學者參詳,或可發現更多新論據。   圖為中俄兩位藝術大師梅蘭芳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合攝於1935年
第 4 頁,共 7 頁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2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