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週四, 06 十一月 2014 13:10

第八屆中國曲藝牡丹獎紀行

牡丹獎是中國文聯和中國曲藝家協會共同主辦的全國性專業獎項,是中國曲藝界兩年一度的盛事,地位就如戲劇界的梅花獎,電影界的百花獎,全國曲藝工作者無不悉力以赴,冀望能奪得此殊榮

 從莫愁湖飛到維多利港的思絮 : 第八屆中國曲藝牡丹獎紀行

撰文 : 李少恩博士

金秋送爽,十月中旬的南京告別了炎夏的灼熱,而嚴冬的酷寒尚未來臨,煦日和風下,秦淮河畔遊人如鯽。甫抵南京的我,雖是行色匆匆,仍偷閒一個清早,往中山陵瞻仰孫中山先生的墓園,並遊逛那一度是中國近代政治心臟的南京總統府,它們都近代中國歷史的見證。然而,此行最重要的目的是應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簡稱中國文聯)邀請,中國曲藝家協會香港會員聯誼會安排,出席第八屆曲藝牡丹獎頒獎禮和研討會。

牡丹獎是中國文聯和中國曲藝家協會共同主辦的全國性專業獎項,是中國曲藝界兩年一度的盛事,地位就如戲劇界的梅花獎,電影界的百花獎,全國曲藝工作者無不悉力以赴,冀望能奪得此殊榮。翻閱大會的資料,第一屆牡丹獎始於千禧年,獎項分設表演和文學兩個,到了第三屆增加理論與音樂獎。從2006年的第四屆開始,大會共設節目、表演、文學、新人、理論及終身成就等六個獎項。我們的粵曲早在第一屆便有廣東的代表獲獎,包括陳玲玉的《祝福》、梁玉嶸的《南粵歡歌》、何萍的《別恨寄殘紅》。至於這一屆,來自深圳的趙梓琳以對口快板獲新人獎。

 牡丹獎自第四屆起,落戶於江蘇省,最主要的活動項目都在這裡舉行。南京,這個六朝古都的金陵,現今的江蘇省會,擁有豐厚的人文歷史價值,牡丹獎的重頭節目頒獎禮,也順理成章地在此地舉行。實際上,牡丹獎除了頒獎禮,還有很多相關活動在不同時間和不同地點先後進行。以第八屆牡丹獎為例,眾多的評獎演出早於20143月到9月期間在全國各地開展,而伴隨在南京舉行的頒獎禮之後,一系列的獲獎演出活動於10月份分別在蘇州、揚州、常州、常熟及無錫等江南名城進行。

大會今年以「金陵牡丹曲」為題,頒獎禮在南京莫愁湖畔的抱月樓舉行,特色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是頒獎儀式走出了大劇院的門檻,跳越了電視傳播的框框,來到觀眾日常餘暇休憩的公園;其二是惠及一般小市民,頒獎禮不設門票售賣,開放給公眾人士,目的是讓他們與全國知名的藝人在演出的過程中直接互動。其實這種安排確實接近於大多數曲藝的傳統表演形態,那就是演出是發生在公開的場合,發生在觀眾群之間,發生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裡,這更能反映傳統中國曲藝的社會文化特殊性。

明媚的陽光取代了舞臺的射燈,天然的秋風更勝空調的侷促,舞臺設置在抱月樓前的開闊空間。縱使警察在會場四周設立了進出口,也擋不住蜂擁而來的熱情曲迷,台前預設的二、三百座椅,加上旁邊的草地和附近小山崗根本容納不了聞風而至的曲迷,幸運入場的觀眾要早好幾個小時來到,等候春晚大腕的精彩表演。一眾上了年紀的公公婆婆帶著孫兒女拚命往前擠,那種可愛的拚搏精神,不比時下流行音樂會的年青粉絲」來得差勁。當演出剛開始時,台下更增添了一幕小插曲。十幾個情緒高漲而未能佔據有利位置的曲迷,不斷往前擠向舞臺,秩序幾近失控。大會為了安撫他們,臨時騰出原本安排給警察學員的座位,安頓這些曲迷,情況才稍見緩和。從這種觀眾行為看來,可見曲藝在中國大陸仍有一定的擁護者,同時也讓主辦單位要重新思考,在主辦大型公開活動時,可能要參考流行音樂會處理觀眾人流管理的方法。

頒獎禮的司儀包括了著名演員周煒、中央電視台主持人劉芳菲、江蘇綜藝節目主持人于海和周倩,而頒獎嘉賓則有郭達、魏積安、林永健等來自大江南北的知名藝人。除了一眾數十位獲獎者先後上臺領獎,頒獎儀式更安排了豐富的表演節目,來自中國各地的藝術家和新秀分別表演了蘇州評彈、陝西相聲、陝北說書、四川清音、東北二人轉、內蒙好來寶,以及歌曲和小品等等,不同地方風格的節目。其中,本屆節目獎得主之一馮鞏率領李志強、崔藝東和艾莉等藝人的群口相聲《為時代放歌》把現象氣氛推向高峰。他們採用了大量的南京地名、俚語及流行歌曲,借風土人情調侃人生百態,不僅討好南京市民,更牽動現場觀眾的情緒,引發大家對生活處境的共鳴,充分表現出相聲的諷刺性和生活化的特色。  

緊隨頒獎禮而來,第八屆中國曲藝牡丹獎說唱百姓,服務社會研討會翌日在南京雙門樓賓館舉行。有趣的是,這家賓館正是位於民國時期的英國大使館所在地,研討會會場隔鄰就是大使館原址小白樓。當我早上在樓前小徑散步,不期然聯想起兒時在中環遊歷過的殖民地建築物,也想到此刻千多公里以外的香港。

研討會上聆聽得獎者和各地代表分別發言,例如南京大學康爾教授介紹了近年在校園推動曲藝普及的工作,他嘗試把曲藝納入大學通識教育的課程。看來康教授的工作跟香港個別大專院校老師近年在推動戲曲的教育工作不謀而合,目標是讓學生可以在大學階段有更多機會了解中國的傳統音樂文化。另一方面,廣東的代表李時成介也紹了廣東曲藝的近況。他指出當前民間的業餘粵曲活動很火紅,然而專業曲藝團體發展卻停滯不前,亟需要在新人培訓和演出推廣方面加大改革的力度。這些專家的發言也引發我這個旁聽者對香港曲藝的發展有所思考,可惜因為香港的工作不能耽誤,未能參與發言,也未能追隨曲藝界的友人繼續欣賞其他的精彩活動,因為緊接的一個星期,由中國文聯和中國曲協共同主辦的第八屆中國曲藝節就在距離南京四個小時車程的連雲港舉行,來自全國的數百位藝人將進行十多場的演出,那是多麼吸引呢!

返港的航班上,兩個小時的空檔不僅容許我回味,這次既匆忙又充實的南京曲藝之旅,也不禁讓我思考當前香港曲藝的發展情況。香港聚居了來自中國各地的人士,曲藝活動形式本來可以是多元化的,而香港特區政府的康樂文化事務署每年都安排一些國內曲藝團體,來港演出不同種類的節目。可是,廣府人一直佔全港人口的絕大多數,曲藝活動以廣府人的曲種為主。當然,伴隨社會的發展,各曲藝品種的興衰際遇各異,粵謳、龍舟及木魚書早在社區裡消失,而廣東的南音已不復見於街頭,尤幸近年在個別業餘愛好者的推廣下,偶爾在社區會堂有推廣的演出。至於歷史悠久的粵曲歌壇僅聚集於九龍油廟地廟街一帶的街頭和茶室,它的觀眾群局限於少數,而職業伶人也日漸減少。近今,只有業餘性質的社團粵曲,一枝獨秀,成為香港最活躍的民間曲藝活動。社團粵曲的活躍不光是因為與它同源的粵劇近年穩步發展有關,而更多是受惠於業餘愛好者愈來愈熱衷參與表演。他們樂於在舞臺上憑藉歌聲舒發個人情感,促使這種地方曲藝興盛,聽說現在要租用政府的會堂舉行粵曲演唱會也必須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

回歸祖國已十多年,殖民地後的香港仍保持自己的獨特社會環境,孕育自己的本土文化,例如曲藝和戲曲,仍保留自已的一套生態模式。然而在中港文化日漸融合的潮流下,正如牡丹獎這類國內的大型評選比賽,香港曲藝界如何為自己定位? 如何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促進兩地的交流? 甚至於達到互相的認同? 尤記臨別之際,送行的中國文聯主任囑咐思考,除了本地的曲藝品種,如何在香港推廣中國各地的曲藝? 甚麼節目最適合香港人? 從莫愁湖飛回維多利港的路途上,思絮縈繞,這次第八屆中國曲藝牡丹獎的三天之行,收穫豐碩,也帶回了不少問題,有待我們香港戲曲界在未來的日子共同採討。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2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