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Opera Preview

Opera Preview

週四, 21 十一月 2019 18:47

《千里送京娘》 

趙匡胤千里送京娘的傳說,來自宋開國功臣趙普所寫的《飛龍記》。清代戲曲藝人據此編爲傳奇唱本,其後有崑曲及京劇等多種戲劇問世。崑曲大師侯少奎演此劇成為經典,粵劇亦以侯老為藍本,以武生、青衣應工
週四, 21 十一月 2019 18:45

《金蓮戲叔》 

《金蓮戲叔》是「大排場十八本」之一,是小武與花旦的首本。重點在個「戲」字,含有挑逗、調戲、調情的意味,花旦要拿捏得當,掌握藝術技巧不流於粗賤表演,既表現潘金蓮的嫵媚溫柔,而其倔性又與武二郎旗鼓相當。

週四, 21 十一月 2019 18:20

《古腔酒樓戲鳳》

《酒樓戲鳳》又名《梅龍鎮》、《遊龍戲鳳》。屬「大排場十八本」之一,是小生與花旦的應工戲。這個粵劇傳統戲,因存在大量黃色文字,使它自清朝至新中國後都成為禁戲,再經過以薛、馬為首的粵劇革命,這劇本再沒有演出過。

週三, 20 十一月 2019 14:58

新編粵劇《明末遺恨》

明熹宗寵信魏忠賢,致閹黨橫行,朝政衰敗,崇禎繼位心懷中興。時金人犯境,寧遠告急,皇嫂懿安皇后力薦袁崇煥為遼東督師,崇禎親授帥印及尚方寶劍,袁崇煥許下五年平遼之諾。

週五, 01 十一月 2019 17:22

八和賀誕例戲《香花山大賀壽》

香港八和會館慶祝華光先師寶誕,1026日假高山劇場上演日場例戲《香花山大賀壽》,台前幕後同心協力策劃及製作,由資深老倌偕同青年演員和武師戮力演出。晚間舉行聯歡晚會,同賀寶誕。

2020年香港藝術節,香港粵劇演出《荊釵記》和《拜月記》兩齣名劇。新劍郎除了參與演出他開山的《荊釵記》,更重要的角色,是擔任《拜月記》的藝術總監,展演全本唐滌生原著,劇長逾五小時,分上、下卷,以日、夜兩場一日內演完。

第四十八屆香港藝術節選演中國戲曲的「荊、劉、拜、殺」四大南戲,即《荊釵記》《白兔記》、《拜月記》、《殺狗記》。《荊》劇由羅家英、汪明荃、尤聲普、呂洪廣、新劍郎、陳嘉鳴、溫玉瑜主演。《拜》劇由新劍郎執導,阮德文、靈音、文華、文雪裘、一點鴻、陳玉卿主演。餘兩劇由永嘉崑劇團演出。

週三, 23 十月 2019 13:19

新編粵劇《魚玄機與綠翹》

劇本概念來自南宮博小說《魚玄機》和電影《唐朝豪放女》,女詩人魚玄機遇人不淑,放浪形駭,心靈空虛,愛上清純的小孤女綠翹。重點放在兩女性之間,對情慾的描寫,對愛與恨的執著。題材由南鳳提出,謝曉瑩執筆。

 骨子腔曲藝唱家黎佩儀收徒儀式,10 13 日在廣州中國大酒店隆重舉行,來自全球各地的粵劇粵曲界名人、藝術家、各界達賢、黎佩儀老師的摯友及父老鄉親等前來祝賀,筵開三十席,共同見證盛事。

 

週二, 15 十月 2019 20:07

《搶新娘》

龍貫天自己也愛演喜劇,娛樂昇平添歡笑,際此世道深沉,博君一粲,台上台下且放下寬心。本劇以詼諧手法平息紛爭,給社會補充正能量;儆惡懲奸、團圓結局,是粵劇觀眾的期望,多數人認同的價值觀。新秀展演的不單是一場戲,是詮釋時代青年的心聲。

第 96 頁,共 171 頁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5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