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Opera Preview

Opera Preview

獲獎無數的余仲欣,參加大灣區粵曲專項比賽,與十一個城市的優勝者競逐獎項,榮獲總決賽亞軍,為港人爭光,上月在廣州南方劇院領獎兼表演。她說,站在比賽的舞台,心裡有種踏實的感覺,藉著每次這樣的實踐,把自己推向完美,這才是她參加比賽的目的。

香港公開大學慶祝創校三十周年, 61日晚上假戲曲中心大劇院舉行大型綜藝粵劇晚會「戲說紅樓夢」,深度呈現紅樓寶黛之間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演前播放白先勇及劉再復《淺酌紅樓》對談的錄影片。

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王憓聯同視障鋼琴家李軒、李昇兄弟, 420日假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行《心路隨想音樂會》。三人破天荒首次合作,為「香港盲人輔導會」籌款,以推動視障人士服務發展。

週四, 04 四月 2019 13:11

谷好好圓了崑曲人的夢

自從2016712日戲曲中心與上海戲曲藝術中心簽訂合作協議,京劇、崑劇、滬劇、越劇、淮劇、評彈六大院團成為戲曲中心的合作交流伙伴。上海崑劇團參加開幕季演出,是期待已久的事,五月帶來香港的是該團的壓箱底代表作《臨川四夢》。

2018大灣區粵曲歌唱網絡大賽「粵曲專項」,奪總決賽季軍獎的是香港代表梁振文,他以字正腔圓、感情表達恰到好處取勝。這是他在香港參加比賽第一次獲獎。

週三, 03 四月 2019 13:34

梁素琴91榮壽藝壇舊友樂聚

梨園才女梁素琴今年十秩開一,胞妹梁之潔與梁氏滿門桃李,三月廿七日假海逸君綽酒店為她設宴賀壽,筵開十數席。藝壇故友、舊雨新知共聚一堂,正是人生幾何!

粵港澳大灣區2018粵語歌曲網絡大賽暨古詩詞粵語作曲大賽頒獎晚會,3月30日晚上在廣州市南方劇院舉行,「粵曲專項」香港選手余仲欣、梁振文獲亞軍及季軍,劉艷華老師則獲古詩詞粵曲創作獎;「粵藝研修學會」獲優秀組織獎。

[ 誠邀計劃書 ]

「資深戲曲演員藝術成就保存計劃()

香港藝術發展局現邀請合適機構就「資深戲曲演員藝術成就保存計劃()」的紀錄及保存工作提交申請計劃書。申請機構需透過訪問、演出、錄影等方法紀錄及保存本港具卓越藝術成就的資深戲曲演員的藝術進程,再以錄像出版及文字紀錄出版及/或其他公開活動等形式把保存計劃的成果公開予大眾欣賞,以傳承及發揚優秀的戲曲藝術。

有興趣提交申請者,可於辦公時間內到香港英皇道979號太古坊和域大廈東翼14樓香港藝術發展局辦事處索取邀請計劃書及申請表格,或於本局網頁下載相關資料:
http://www.hkadc.org.hk


截止申請日期:2015115日(星期四)下午630


申請機構須於上列指定時間將計劃書及申請表格投進設於上址的申請收集箱內,信封面請註明「資深戲曲演員藝術成就保存計劃()」。郵寄申請以郵戳為憑,逾時或以傳真、電子郵件、光碟及磁碟方式遞交的申請書均不獲處理。

查詢電話2827 8786

 
       二零零一年,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過去三年,拔萃男書院曾多次舉辦崑曲活動,計有「驚艷瞬間-廳堂版崑曲《牡丹亭》」(二零零八年)及「雅部共賞-中國崑曲博物館」(二零零九年)等,藉此推廣崑曲及提高師生鑒賞能力。
       今年,拔萃男書院特別邀請了國寶級崑曲大師張繼青、姚繼焜伉儷出任駐校藝術家,為該校主講崑曲課程,又於十一月十六及十七日舉行「青出於蘭--張繼青之藝術人生」活動,取古代文人喜以幽香淡雅的蘭花比喻具有六百年歷史的「崑曲」之意,由兩位老師主講公開講座「青出於蘭--爛柯山之夢」和「青出於蘭--牡丹亭之夢」,讓師生親睹大師的風采,並享其精彩藝術人生。
       兩場講座後,由「江蘇省蘇州崑劇院」青年演員劉煜、周雪峰、陶紅珍、屈斌斌,分別主演崑劇折子戲──《爛柯山》之〈逼休〉、〈潑水〉及《牡丹亭》之〈遊園〉、〈驚夢〉、〈尋夢〉,透過觀賞現場演出,以感受崑曲的藝術魅力。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張繼青曾多次領團赴意大利、德國、法國、西班牙、芬蘭、日本、韓國等國演出;二零零五年遠赴美國華盛頓及紐約演出,並多次應邀到香港、台灣演出和講學。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刊載於第121期《戲曲品味》月刊

週日, 10 二月 2019 19:52

寶翠園幼稚園 孩子開心演粵劇

 
       八月底有兩場的兒童粵劇《月亮姐姐睡何鄉》演出,很多小朋友踏上舞台表演,其中隨著嫦娥出場的八個小仙女扮相優美、關目傳神,大受注目。原來,他們年紀都很小,來自聖雅各福群會寶翠園幼稚園。
       負責此項目的黃瑞雯老師和鍾靄殷老師告訴我,他們受到邀請,參與這個協作演出。「首先要甄選,因為同學們都很踴躍參加。」黃瑞雯老師說。馬曼霞老師來校選出了十六位同學,八個女的演仙女,八個男的演工尺歌。
 
小朋友演得好開心
       鍾靄殷老師告訴我,他們的綵排很緊密,每星期兩次,同學們也練得很用心。
       這十六位同學來自K2和K3班,年紀很小,只有四至六歲。
       「起初,同學們完全沒有粵劇的概念。」黃瑞雯老師說:「透過看DVD,加上聯想,漸漸認識了粵劇。」
       八位演小仙女的小妹妹,須化妝成很美麗的仙女,要穿戴飾物和緊縛裙子,以及走位、練碎步和關目表情;當然,還有複雜的做手和動作。同學們都很用心學習,不怕辛苦,且練得很起勁,由完全不懂到產生興趣。
       「綵排的次數也不少,且要到將軍澳某學校及文化中心綵排。幸好家長們都很合作,並且不辭勞苦地管接送。」鍾靄殷老師補充說。
       《月亮姐姐睡何鄉》是個群戲,十六位小朋友雖只演出一部分,但他們都預早抵達綵排的場地,等候依次序出場;在老師陪同下,同學們也不覺辛苦。到了正式的兩次演出時,他們乖乖的坐下來化妝穿戴,不只絲毫沒有怨言,更顯得興致勃勃,不時照鏡扮表情,做足準備工夫。
       這次演出非常成功,台下的家長及長者們都看得很開心,很多家庭更是一家大小來看同學們的演出,真是非常好的親子活動。「如果再有這樣的機會,我們也會考慮協作演出。黃瑞雯老師說:「平日很少有專業人士來教粵劇,這次被邀請參加演出,令同學們獲益良多。」
 
孩子增強觀察力
       原來,聖雅各福群會寶翠園幼稚園的小朋友都喜歡舞蹈,舞蹈是他們的日常課程,他們亦經常被邀請在中西區的節日活動中演出。
       黃瑞雯老師說:「這次表演大家都很開心,起初擔心同學們怕辛苦,透過練習和參演之後,發覺他們可以互相交流,家長們的反應亦很好,大家都非常開心。」
       鍾靄殷老師說:「原本只是想見識與學習,粵劇的服飾很美,期望同學們增強觀察力。透過這次學習機會,他們明白大家怎樣互相照顧、互相幫助,亦認識了粵劇文化,得益不淺。」
       兩位老師伴隨著同學們排練和演出,眼見他們學習有成,且在台上有精采的演出,至感安慰。當然,由始至終都支持這項活動的陳燕妮校長也很開心。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刊載於第119期《戲曲品味》月刊

第 101 頁,共 168 頁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5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