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ra Preview
從林家聲博士如何塑造「多情君瑞俏紅娘」的張君瑞說起
看林家聲博士在「《多情君瑞俏紅娘》創作過程」(博精深新─我的演出法333頁)中說他對張君瑞角色的理解是,張生是一個雅士而非公子哥兒,他有文人的氣質,不會太輕佻,內心也經歷許多掙扎起伏,所以設計角色為他是一個挑戰。
浙江小百花演出澳門藝術節
淅江小百花越劇團將於澳門藝術節演出兩場,包括經典越劇《陸游與唐琬》,以及湯顯祖名劇《牡丹亭》折子戲,。湯顯祖作品的「臨川四夢」,包括《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而《牡丹亭》與《西廂記》、《竇娥寃》、《長生殿》並稱中國四大經典戲劇。
李軍彥:身上種下了一顆中國文化的種子
李軍彥憑一曲《一江春水向東流》奪得第六十八屆香港學校音樂節粵曲獎學金組獨唱冠軍。選唱這首不流行、而且難度比較高的曲目,可以說是一個挑戰。李軍彥說,粵曲是她的興趣,可以助她減壓與放鬆,即使是比賽,無論得獎與否,她一樣享受。
本屆香港學校音樂節粵曲決賽結果
「第六十八屆香港學校音樂節」粵曲比賽,三月二十日在香港浸會大學大學會堂進行決賽,經四位評判評審,宣佈決賽結果及即場頒獎,並由多位得獎者表演節目。八位優勝者分別獲:中學高級組子喉獨唱、獎學金組對唱、獎學金組獨唱之冠、亞、季軍。
瓊霞正式收徒-紅派二代有傳人
紅派傳人瓊霞四月十六日於廣州粵劇文化廣場舉行斟茶拜師儀式,在紅線女公子馬鼎盛和全場觀眾的見證下,接受了優秀青年演員吳東夢的一杯拜師茶,正式納入門下。她以一冊「永遠的紅線女」相贈,勉勵愛徒繼承粵劇傳統,追隨紅老師的步伐,將紅派藝術發揚光大。
京劇大師梅葆玖告別儀式今天舉行
一代京劇大師梅葆玖遺體告別儀式,今天(五月三日)上午十時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大禮堂舉行,各單位領導、梅派弟子、戲曲名家以及來自全國的戲迷、群眾擠滿全場。梅葆玖四廿五日上午十一時在北京病逝,享年八十二歲。即日設靈堂供民眾弔唁,其弟子一連九日守靈。
粵劇《玉簪記》
《玉簪記》原是崑劇經典,一生一旦的愛情喜劇,人物簡單,劇情平舖直敍,極考演員功夫,尤其生旦的默契至為關鍵。美玲首次邀請新晉編劇周仕深,按照崑本場次改寫成粵劇,加上胡芝風和耿天元兩位名家藝術指導,與黃偉坤演出粵劇版。
粵劇中三元-阮兆輝、李奇峰、謝曉瑩獲藝術發展獎
阮兆輝在本屆「香港藝術發展獎」獲頒「傑出藝術貢獻獎」,表揚其致力推廣及革新粵劇藝術,並向年輕一輩傳授粵劇技藝,對傳承粵劇工作不遺餘力;由名伶陳好逑頒獎。李奇峰獲頒「年度藝術家獎」,表揚他對推動粵劇發展貢獻良多,由八和主席汪明荃頒獎。謝曉瑩獲頒「藝術新秀獎」,由羅冠蘭頒獎。香港粵劇界共獲三個獎項,實至名歸,令人鼓舞。
「2015香港藝術發展獎」電視城舉行頒獎禮
「2015香港藝術發展獎」頒獎禮,昨(4月21日)晚上假將軍澳電視廣播城圓滿舉行,由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藝發局主席王英偉博士及副主席殷巧兒女士擔任主禮嘉賓。共頒發了30個獎項予本地藝術工作者、團體、學校及機構,以表揚他們在藝術方面的成就,以及在推動香港藝術發展方面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