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晉北高亢遼亮戲曲風.北路梆子輕喜劇悅人心
中國戲曲節2024 — 忻州文化研究院
今年六月中國戲曲節首度為香港觀眾帶來難得一見的地方戲曲瑰寶 — 北路梆子。首三名北路梆子梅花獎得主率領一眾忻州文化研究院優秀演員,親臨香江演出兩場經典劇目,以全盛陣容展現北路梆子的塞北之風。
忻州文化研究院今年首次亮相戲曲節,精心挑選兩齣以盛世唐朝為背景的優秀北路梆子力作以饗觀眾。《醒醉記》突破北路梆子一貫的嚴肅風格,以輕鬆活潑的方式演繹歷史正劇。被譽為「全才鬚生」的首位北路梆子梅花獎得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楊仲義作爲主演,演活丞相房玄齡,受由賈粉桃飾演,賢德睿智的長孫皇后考譜妙局下,顛覆君臣禮儀,醉態中諫言,凸顯君臣之間鬼馬的一面。「踢袍」、「歪帽」表演別具特色,搭配前後「吸腿」、「繃腿」邊唱邊舞,突現人物的內心情感,挑戰演技極限。
《畫龍點睛》是演旦角獲文華獎,而演生角獲梅花獎,馳騁於生旦行當的成鳳英摘梅之作。成鳳英以小生行當塑造年輕有為的「馬上皇帝」李世民,微服出巡尋找治國良才。〈落荒〉一折,善演武戲的成鳳英把李世民過獨木橋上的蹉步「武化」,踢腿等身段功架充分表現出雖則皇帝落難,但仍不失帝王風範,精湛演技和細膩詮釋為角色增添豐富層次。劇情圍繞秀才馬周痛貶時弊,獻上一幅無眼龍圖,四娘為保愛人用血點龍睛,穿插土皇帝諧趣演繹,真皇帝不幸遇上土皇帝落荒而逃,最後決心整頓朝綱,加上樂隊文場、武場慷概激昂的合奏,充分展現北路梆子非凡面貌,戲曲愛好者萬勿錯過!
得郭沫若盛讚「激昂慷慨不尋常」的北路梆子流行於晉北地區,在華北地區頗具影響力,乃山西四大梆子之一。因其發源地在雁門關附近的忻州、朔州一帶,故又稱「雁劇」,具三百多年歷史,於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唱腔高亢激越,具燕趙之風、俠骨之氣,擅演正劇、悲劇,亦結合民歌小調形成短音較多的「咳咳腔」,與鏗鏘激昂的打擊樂配合得宜,深受人民喜愛。劇目多取材自歷史演義和古典小説,民間色彩濃郁,語言通俗易懂,充分反映地方特色。
「中華文化節」由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呈獻、康文署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策劃,旨在加強市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以及培養國民身分認同和文化自信。首屆「中華文化節」將於六月至九月期間舉行,透過一系列不同形式的表演藝術項目和延伸活動,包括「中國戲曲節」精選劇目、獲國家藝術基金肯定的本地優秀作品、文藝組織演出、電影放映、展覽和講座等,讓廣大市民和旅客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藉以弘揚中華文化,推廣愛國主義教育,為「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作出貢獻。詳情可瀏覽 www.ccf.gov.hk。
演出日期及時間:
《醒醉記》六月二十一日(星期五)晚上七時三十分
《畫龍點睛》六月二十二日(星期六)晚上七時三十分
演出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票價:一百八十元、二百八十元、三百八十元
門票現正在城市售票網 www.urbtix.hk 發售。查詢節目詳情及購票優惠,請電2268 7325,或瀏覽網頁 www.cof.gov.hk。
成為戲曲達人,緊貼中國戲曲節Facebook, IG,隨時瀏覽獨家演前演後花絮及最新節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