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的「瓊花會館」被公認為粵戲行的第一個行會組織,可惜自從李文茂率領的紅巾軍起義失敗後,滿清政府禁演粵劇,同時推毀了「瓊花會館」。流散各地的粵劇藝人幾經努力,終於使粵劇在清同治年間得到解禁,隨即便大展拳腳,在廣東藝壇上漸放光芒。清末,廣東商業繁榮,行會組織林立。為維護戲行人的利益,在各行業中贏得尊重,戲行人紛紛成立自己的行會組織。
Published in
粵劇典藏
週四, 21 八月 2014 09:56
傾國名花蔣文端
週三, 20 八月 2014 20:55
由《十五貫》的主題看三名新秀的表現
昆劇《十五貫》改編自清代劇作家朱素臣的傳奇劇本《雙熊夢》,去蕪存菁,1956年在北京首演時,大獲好評,令當時漸備受冷落的昆劇重得重視,更有「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之譽。葉紹德改編的《十五貫》,頗忠於昆劇版本,這可體現在他對昆版主題的重現。
週一, 18 八月 2014 08:00
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
週一, 18 八月 2014 07:09
河北省京劇院折子戲
戲劇藝術的創作總離不開社會背景。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爆發前後,戲曲藝術呈現出濃厚的反帝反封建王朝色彩,全國各大劇種都幾乎經歷過一番創作改良。在廣東文化上發生了譚嗣同、梁啟超等宣導的「詩界革命」、「小說界革命」,也對戲曲產生影響,粵劇作家亦改編了不少富有宣傳革命色彩的戲劇。
Published in
粵劇典藏
週四, 14 八月 2014 22:58
新一代演舊版《武松》──說武松與潘金蓮
週四, 14 八月 2014 18:37
中國戲曲節二○一四
Published in
戲劇
Tagged under
香港中樂團及香港話劇團聯合製作綜藝合家歡節目《封神外傳》,由香港中樂團駐團指揮周熙杰指揮,香港青年作曲家黃學揚與香港話劇團周昭倫再度攜手,還有編劇郭嘉熹、演員林澤群,香港兒童合唱團及一群公開招募的小演員,一起演活封神榜的風雲人物:紂王、妲己、姬昌、姬發、李靖、哪吒、姜子牙、太乙真人、雷震子。
Published in
戲劇
Tagged u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