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ra Preview
鳳儀紅「崑粵折子戲專場」
崑粵兩個劇種共冶一爐的專場。粵劇好戲由趙鳳儀擔綱演出,先與洪海、元武、李沂洛及一眾演員,上演一折〈貴妃醉酒〉,後與羅家英演出〈潞安州〉。崑劇方面,「江南第一腿」林為林與程會會演出〈呂布試馬〉;溫宇航及邢金沙,聯同鮑晨、毛文霞、白云、李瓊瑤、田漾上演〈紫釵記‧墜釵燈影〉及〈紫釵記‧試喜盟詩〉。
鳳儀紅「戲曲推廣夜」
鳳儀紅劇社成立以來,不但推廣粵劇,更推動崑劇在香港的發展傳承,趙鳳儀自從跟隨邢金沙老師學習崑劇身段,體驗戲曲之母的崑劇之美,認為中國戲曲的特色舉世無雙,決意以身示範,盡一己之力推廣戲曲,多年來每年舉辦「崑粵折子戲專場」,更不辭勞苦,邀請本地名伶遠赴北京展示粵劇,崑粵同場演出,深得好評。
《風雨同路》-人間情味的粵劇
「廣東音樂系列」2月登場
優聲雅匯─「粵劇新秀演出系列」子喉唱科班結業匯演
粵劇傳奇《古巴花旦》
紀念林錦堂──《李治與武媚》劇本出版
名伶林錦堂逝世五週年,《李治與武媚》劇本印製成書,在「創高峰演藝文化」的支持下,一月廿三日假饒宗頤文化館舉行紀念會及新書發佈。看著堂哥成長的前輩譚倩紅,童星年代的夥伴阮兆輝,合作花旦余蕙芬,音樂師傅劉建榮,徒弟梁兆明、藝青雲,《李治與武媚》工作團隊,學生,戲迷等濟濟一堂。林太何嘉茵表示,她同意公開劇本編製成書,因為此劇是堂哥最後導演的一台戲,一台未親自完成的戲,這個情意結,希望藉本書面世而開解。
說《牡丹亭驚夢》的人與戲
1956年,唐滌生改編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傳奇劇本《牡丹亭》,為粵劇《牡丹亭驚夢》,交「仙鳳鳴」劇團演出。自此,唐滌生選取多部明清傳奇作改編藍本,雕琢出一系列文學價值甚高的作品,可見該劇於他創作生涯別具意義。今年是唐滌生誕辰一百周年,龍劍笙搬演該劇,或許也有致敬之意吧!
李偉驄逐步登上大雅之堂
當紅青年小生李偉驄,年來在香港演出頻繁,觀眾不單只欣賞他斯文俊秀的外型,更喜歡的,是他率直、和善的性情,以及在都市生活仍然保留著的純樸氣質和正義感。也許正是這種氣質,撰曲家陽聲覺得他非常適合演繹「屈原」的愛國悲情,特舉辦「李偉驄大型交響樂演唱會」,他的作品《屈原》隆重首演。
「雲南風情」-音樂哲人關廼忠選作
兩岸三地最知名作曲家及指揮家之一關廼忠將重臨香港,並親自指揮香港中樂團,以一個「情」字,貫穿兩晚不同節目的演出。1月19、20日兩晚,假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辦的「雲南風情」音樂會,將多首經典帶給香港的樂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