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舞台傳真

週二, 07 六月 2022 14:49

《七賢眷》

乾隆年間膾炙人口的十八齣劇目,行內稱為粵劇之「江湖十八本」,其中《七賢眷》以孝和義為故事題材,歌頌傳統道德和倫理價值觀。
「河水彎又彎,冷然說憂患,別我鄉里時,眼淚一串濕衣衫.....」當年膾炙人口的電視劇歌曲,香港人忘不了的集體回憶;這些記憶中的旋律和歌聲,將在香港中樂團的「大地恩情」音樂會中,重現八十年代的輝煌。
週二, 18 一月 2022 18:42

《三看御妹》

三看御妹劉金定的故事,戲曲和電影都有不少作品。陳寶珠、蕭芳芳主演的電影《玉郎三戲女將軍》亦以此為藍本,當時蕭芳芳的幕後代唱者正是尹飛燕。蘇翁撰粵曲《三看御妹》,由阮兆輝和李寶瑩錄碟,唱的是封加進冒醫再看御妹,劉金定贈以雙連筆訂情一節,是為本劇精萃所在。
週五, 14 一月 2022 18:14

《販馬記》

《販馬記》京劇又名《奇雙會》,唐滌生於1956年改寫成粵劇,由任白開山,半世紀以來不斷有劇團演出,多忠於原著。全劇精華集中在趙寵代妻寫狀〈寫狀〉及桂枝喬裝入衙門告狀〈三拉〉兩場戲,故亦有劇名為《桂枝寫狀》或《桂枝告狀》。
週三, 12 一月 2022 18:55

《雙珠鳳》

《雙珠鳳》是清代長篇章回體小說,無署名作者,戲曲《雙珠鳳》借用此小說橋段的甚多,除了粵劇,還有京劇、越劇、閩劇、廬劇、錫劇、淮劇、湖劇、五音戲、高甲戲等,錫劇《雙珠鳳》曾於1963年拍攝為電影,可見其故事甚受歡迎。
週一, 03 一月 2022 13:47

《紅樓夢》

舞台上清新的面孔總教人眼前一亮,新晉演員嘗試不同角色是值得鼓勵的。戲曲以唱為先,詹浩鋒和芯融都有一定水平,這方面已得高分。浩鋒這台戲表現非常努力,牛刀初試,自有不足之處,而觀眾包涵,回響不俗,喜見粵劇接捧又多一員。
週三, 29 十二月 2021 19:03

群星匯聚耀舞台—洛神

燕姿藝舍新一屆演出《洛神》選段,包括〈洞房悉計〉、〈金殿寫書〉、〈歸藩承命〉、〈洛水夢會〉四折,令人驚喜的是李龍突破形象演曹丕,裴駿軒演曹植,兩人皆揮灑自如,嶄新配搭,各擅勝場。加上古腔排場《打洞結拜》,以及青年演員演出的《狄青闖三關之猜心事》,老中青三代同台。
週三, 29 十二月 2021 16:57

《胡不歸》

薛覺先、上海妹、半日安主演的經典名劇《胡不歸》首演於1939年,50年代改編成現代電影,由新馬仔、周坤伶主演,張月兒飾演文方氏,仍保留《慰妻》、《逼媳》、《哭墳》等主要唱段。歷經大半世紀,儘管倫理觀念有變,名劇依然歷演不衰;今由年輕一代演繹,是一項勇敢的挑戰,或者更能引起年輕人的共鳴。
週二, 28 十二月 2021 20:10

新編原創劇《棠棣情仇》

東晉十六國時期,張軌受封為涼州刺史,據守西北成為地方割據政權,漢趙封張茂為涼王,涼國所在一度是西北漢文化的中心,史稱前涼;期間柔然汗國崛起,最高統治為閭氏本部。新劇寫的不是歷史,卻借用歷史賦予時代背景和人物,加強戲劇的實在感,使本來平淡無奇的棠棣之爭的故事多了一重生命,足見編劇運用史實資料高明之處。
週五, 24 十二月 2021 13:06

《唐宮恨史》

《唐宮恨史》是文千歲首本名劇,阮眉編劇,1987年於美孚百麗殿戲院上演,正印花旦是廣州劇團的盧秋萍,是次演出開創穗港紅伶合作的先河。
第 31 頁,共 63 頁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5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