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向隅筆記

「樂韻沁茶香,勾欄小舞台」,這是甚麼樣的場景、甚麼樣的感覺呢?在戲曲中心的荼館劇場,簡約的舞台,舒適的茶几座位,一邊欣賞香港中樂團的精緻表演,一邊品嚐清茶,音樂家為演奏樂曲導賞並配上相應的好茶。樂曲娓娓傾訴著詩人的情懷,茶香幽幽地沁入優雅的旋律,詩情畫意隨樂聲飄送。這是「樂在茶時」一種清新的、不可言喻的美妙感覺。
週五, 25 四月 2025 12:05

能劇+狂言——會移動的雕塑

日本「能劇」是現存世上最古老的戲劇文化之一,已超過六百年歷史,聯合國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狂言」及「式三番」(又稱為「翁」)並稱為「能樂」。由於本土受四季變化和自然災害影響,日本人對生與死有特別深刻的感悟,以幽玄唯美見稱的能劇也充分體現武士道精神,從而衍生出許多生死題材的劇目。
週三, 19 二月 2025 22:25

塘西風月的聯想

塘西風月,喚起上一代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在那些艱難歲月中,塘西妓寨不單是紈絝少爺一擲千金的精神慰藉,也是窮苦大眾養家活口的生計,那裡發生的許多故事,有情有義,有悲有喜,有血有肉,是舊時代香港人現實生活的寫照。隨著一個大時代的結束,當日情懷已然淡忘。
千億財赤壓力下,香港政府許多資助項目及開支舉措都受到質疑。過去一二十年,政府每年花費數以億計的公帑,支援粵劇發展及大量培養粵劇人才,依賴資助計劃成長的新一代粵劇青年,開始擔心好景不常,日後的出路將如何?
譚晴,很眼熟的名字,似曾相識的感覺,不是來自它有趣的諧音,而是少年兒童粵劇的演出。曾幾何時,在阮兆輝的「南音百年掌故」演唱會,他客串唱了兩段自己腔調的南音,使人不禁驚嘆於一個少年的成長。
週三, 16 十月 2024 17:01

一曲《廣陵散》

再看杜國威的《竹林愛傳奇》,竹林的感覺不那麼鬼魅了,而貫串全劇的一曲《廣陵散》,依然如此震撼;尤其是山濤憶述嵇康遇難的情景,一段悲憤傷情的獨白唸出撼動人心的力量,全場觀眾情緒高張,屏息以待,儼如親臨刑場之三千學士,涕淚淋漓。
戲曲中心委約製作的100分鐘小劇場原創戲曲實驗作品,展現了本地青年藝術家不同流派和風格的創作,過去的三齣小劇場粵劇《霸王別姬》、《文廣探穀》及《奉天承運》,都獲得非常好的成績,尤其是首部作品新編《霸王別姬》,先後演出五十多場,多次在中國當代小劇場節及中國(北京)演藝博覽會榮獲獎項,備受香港、內地以至境外觀眾讚賞。
週二, 23 四月 2024 21:38

再說李居明的粵劇毛澤東

粵劇毛澤東2016年首演,相信李居明和許多文化界朋友一樣,都抱著幾分戰戰兢兢的心情。毛澤東是極具爭議性的歷史人物,無論在當今政治環境或在傳統粵劇的範疇,這個挑戰可大可小。
古雅的蘇州評彈,集評話與彈詞兩種說和唱的表演形式,成為大眾喜愛的民間藝術,其源遠流長,名家流派紛呈,歷200年不衰;時至今日,在上海蘇州一帶依然大行其道。人氣飈升的評彈演員高博文應香港藝術節邀請,率上海評彈團再度來港演出四場,特別選看他的《紅樓夢中人》。
週五, 22 三月 2024 13:09

《神話》的神話

在科技未發達的年代,戲曲曾是娛樂生活的主流,到了今天,戲曲發展成為雅俗共賞的表演藝術,與大眾娛樂有了距離。為此「吾識大戲」的演出要貼近現代生活,為觀眾帶來笑聲,帶來正能量;以喜劇手法保障市場,使戲曲(粵劇)可以繼續上演。這個理念是令人欣賞的。
第 1 頁,共 4 頁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5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