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品味專欄

週二, 07 六月 2022 14:49

《七賢眷》

乾隆年間膾炙人口的十八齣劇目,行內稱為粵劇之「江湖十八本」,其中《七賢眷》以孝和義為故事題材,歌頌傳統道德和倫理價值觀。
週四, 28 四月 2022 20:14

粵伶古怪藝名趣談

現代觀眾熟知的粵劇名伶,如任劍輝、白雪仙、秦小梨、薛覺先、馬師曾、白駒榮、廖俠懷、陸雲飛、黃種美等,藝名雖非其本名,卻近似真姓名。上世紀初的伶人,藝名千奇百怪,卻自有來頭。
何家耀先生:由我朱少璋執筆撰寫的《陳錦棠演藝平生》(即您在文中提及的「陳錦棠的傳記書」)並沒有提及過靚、梁、盧、陳是「廣州四大小武」。
週二, 30 十一月 2021 17:22

偽命題— 廣州四大小武

有人問何孟良老師: 廣州的四大小武是什麼回事?何老師回答:廣州根本沒有四大小武這回事!最近看了一本陳錦棠的傳記書,裏面提到廣州的四大小武,點明是靚少佳、梁蔭棠、盧啟光、陳少棠。我是頭一次在文字上看這個命題的出現。
週三, 03 十一月 2021 21:38

頗有娛樂性的《香花山大賀壽》

Written by

粵劇裏關於賀壽的戲共有四齣,即《天官賀壽》、《碧天賀壽》(《八仙賀壽》)、《送子賀壽》和《香花山大賀壽》。《香花山大賀壽》是一齣饒有風味的傳統戲劇,與前三齣賀壽及《六國封相》、《玉皇登殿》等同屬例戲,在每次戲班演出時,先行演出,取其吉慶之意。

劉惠鳴在過去一年默默耕耘,完成了心中願望,一齣集粵劇唱腔、話劇場景、舞台科技、詩歌與古琴音樂於一身的新編粵劇《子期與伯牙》日前上演了。最為特出的,是在傳統舞台中加入3D投影技術,突破粵劇傳統佈景模式。
裴駿軒是香港八和粵劇學院第一屆學員,現在活躍於各劇團。曾是雛鳳鳴劇團成員的他,熟悉任白、雛鳳名劇,很多做法以及細節都知道,記得清楚。7月他起班與御玲瓏演出《胭脂巷口故人來》,班牌「新鳳鳴粵劇團」透露繼往開來的意義。  
興亡百代事難稽,付與梨園任品題;除卻幽懷無可寄, 素襟如雪寫桃谿。
提起李婉誼,你可能會想起《西樓錯夢》裡的銀簧。活躍於各大劇團的她,常擔演二幫或第三花旦的角色,受到各方肯定。「我希望能做到像細女姐那樣自然流露!」所謂的自然,其實一點不簡單,是一種境界的追求。
週五, 16 四月 2021 14:45

盧麗斯 重新出發 用心演戲

盧麗斯年前身體抱恙,推掉演出專心休養。後來疫症肆虐,她停了一年多沒有演出。最近劇場重開,盧麗斯也重新出發。「既來之則安之」她以《紫釵記》中霍母的台詞,形容自己的心態,一切隨緣,順其自然。但談到做戲,她很強調,要用心演繹,花心思鑽研,代入角色,觀眾才會有共鳴,自己才會享 受,有滿足感。
第 5 頁,共 18 頁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5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