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品味專欄

大師王國潼教授,今年八十大壽,自一月六日在香港大會堂舉行「八十華誕歲月迴響音樂會」,隨後往廣州、天津、北京等地巡迴演出,才回到香港,十二月七、八兩日又與香港中樂團合作演出兩場「王國潼80大壽誌慶音樂會」。
 生命勵進基金會為鼓勵青年演員努力上進,提昇行業水平,計劃舉辦「粵劇金紫荊獎」,將於2019年頒獎。據悉初步計劃設六個獎項:最佳原創演出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綠葉獎(男女演員各一),以及一項終身成就獎。目前已邀得阮兆輝、王超群、新劍郎及高志森擔任評選顧問。幾時開始接受報名?詳情尚待公佈。  
週四, 09 八月 2018 19:39

說一說鄧有銀演的霍小玉

《紫釵記》自1957年仙鳳鳴劇團首演至今,已成為香港粵劇的經典。毋庸置疑,這是一齣好戲,也因如此,才能不斷搬演。相信觀眾也是懷著看一齣好戲的心態,去看新昇劇團演的《紫釵記》。
週二, 03 七月 2018 12:08

張軍與現代青年的音樂接觸

二零零一年五月十八日,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一項世界非遺;今年五月十八日,上海崑曲王子張軍在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舉行「水磨新調」新崑曲萬人演唱會,聯同多位跨界別藝術家,以各自不同的音樂語彙詮釋崑曲,全場一萬零一百五十觀眾為崑曲非遺唱生日歌。歷史上只有明代的「虎丘曲會」曾經有此輝煌,這種盛況可以列入中國劇藝歷史紀錄。  
張慧婷的新編劇作《郫水圍城》於五月上演。此劇本由阮兆輝指導,輝哥一開始便問,她想表達的是什麼,並教導她,一個劇本,應以訊息及人物為先。這也正正是慧婷的理念,她希望嘗試運用學到的形式與技巧,把自己的想法融入戲劇,塑造有血有肉的角色。
週三, 30 五 2018 14:27

《江城子》與蘇東坡

蘇東坡有傳頌千古之悼亡詞《江城子》,其夢會亡妻之詞意,亦被譜入粵曲《江城子》(羅文撰曲,何華棧、黃綺馨原唱)。  《江城子》是詞牌名稱,此詞牌原出於唐詞曲調,在韋莊的《花間集》中為單調35字,據說是因五代歐陽炯的「如西子鏡,照江城」句而詞名更盛。《江城子》亦名《江神子》,至宋才加長改為雙調宋詞。
週一, 28 五 2018 17:18

春節探望何建青(十)

顛三何建青,是廣東粵劇界著名編劇家,尤擅長編寫武打戲,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與紅線女的舅父靚少佳拍檔,是靚的「開戲師爺」。同時何建青又是一位粵劇史研究專家和書法家,寫得一手極好的小楷字。
粵劇經典《帝女花》首次由中國國家京劇院移植改編搬上舞台,於三月二日香港藝術節與香港觀眾見面,挾帝女花、于魁智和李勝素的盛名,現場有不少粵劇觀眾為此第一次觀賞京劇。京劇、粵劇,兩個不同劇種,不能比較高下,宜作新編戲劇觀賞。
週四, 08 三月 2018 01:51

《胡不歸》的疑惑

《胡不歸》是有萬能泰斗之稱的薛覺先(1904-1956)主演的一部著名粵劇,編劇馮志芬(?-1962),1939年12月2日首演於上環的高陞戲園(後稱高陞戲院),因非常感人而大受歡迎,直到今日仍有劇團上演。據說從前的紅船子弟落鄉演出,若不旺台,只要貼出「明晚台柱主演胡不歸」的招紙,次晚必見爆棚之盛,故有「劇王胡不歸」的稱譽。
根據澳門「天鴿」風災真人真事改編的現代粵劇《風雨同路》二月三日上演了,一場非觀眾熟悉的售票節目,永樂戲院全場滿座,實在十分難得。舞台上重演災難中感人的真實情景,舞台下凝聚一股激動的情緒,隨著集體回憶起伏澎湃,全場一起見證:天災無情、人間有情。
第 8 頁,共 18 頁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5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