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品味專欄

週三, 22 七月 2015 18:46

辨才釋妖-粵劇的返本歸元

古腔粵劇《辨才釋妖》終於演完了。這是去年「中國戲曲節2014」首次推出以古腔八大名曲為主題的《嶺南餘韻》系列的第二波。這裡應主編的要求寫寫《辨才釋妖》的幕前幕後,但我認為既然提起了筆,就應該檢視整個《嶺南餘韻》的前世今生和過去兩年的實體製作過程。
場中一張石桌、兩張石櫈,一個鞦韆,僅此而已,偏近傳統戲曲一桌兩椅的佈置。簡約佈景配襯暗淡燈光,加上乾冰散發的縷縷煙霧,如虛如幻,與《遊園驚夢》的那個「夢」字十分貼題。
週五, 05 六月 2015 14:44

《琵琶記》戲劇和改良芻議

粵劇《琵琶記》為唐滌生名劇之一,這劇乃根據元代高明的《琵琶記》而成。歷來學者對原作有很多不同的意見,筆者對「翻案說」和「譏刺說」也有不同的看法,故執筆一抒己見。
紅線女日常生活,除了在居所的床鋪、被褥、桌椅、漱洗間及衛生間非常注意清潔和對自己的裝扮非常姿整之外,對在飲食問題上也是十分陰尖(挑剔)。
週四, 30 四月 2015 16:18

黃寶萱演的懶崔氏

爛柯山位於浙江衢州,相傳晉時樵夫王質入山伐木,看到兩位仙人對弈,觀罷一局,斧頭柄(即「柯」)已爛,下山後,人事全非,原來山中一局,人世已經數十年,該地故以爛柯為名。這個故事喻指人生匆匆,如夢如幻......
週三, 01 四月 2015 14:01

潞安州

 「潞安州」這首粵曲,是筆者心愛歌曲之一,家中亦收藏了不少不同唱者的唱碟甚至錄音帶的版本。從收藏或表演節目中,欣賞了彭熾權、丁凡、姚志強、黎駿聲、何華棧、歐凱明、龍貫天等雄壯的、和梁漢威左撇的「潞安州」演繹。一般都認為這曲是男士的「專利品」,不過,據說這曲首唱的是女士。
週三, 25 三月 2015 16:57

是撒嬌還是扭計 (三)

是個性使然,還是特有的思想品質?粵劇界的人都說紅線女難服侍;陰尖(挑剔)、刁蠻、不近人情,其實也不盡然。
週二, 10 三月 2015 16:20

現今戲曲唯保留才有存在價值

戲曲作為娛樂大眾和大眾娛樂的方式,它的輝煌、顛峰期已經過去。這也是它存在的最主要功能之一。然而,它的顛峰期雖然已經過去,輝煌日子不再復現,但是它又不能馬上一下子在大眾眼前消失,還在相當一個時期中長久地流傳下去,社會還需要它,人們還歡迎它。
週五, 13 二月 2015 18:30

粵曲與變文

晚唐詩人吉師老「看蜀女轉昭君變」一詩,描述蜀中女藝人說唱「王昭君變文」的情景,更證明了由說唱而至「變文」的藝術演變。這種演變,再發展到戲文的演變,在這演變中,往往將歷史人物故事變相。
週五, 13 二月 2015 18:18

談《秦淮冷月葬花魁》一曲

《秦淮冷月葬花魁》一曲的本事是說「秦淮八艷」之一的馬湘蘭在彌留時,她的知己錢謙益去看望她。馬湘蘭為錢謙益演了一齣《鳳還巢》後,撒手塵寰。這曲雖然寫得優美動聽,可惜本事卻是子虛烏有的。  
第 15 頁,共 18 頁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5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